实践活动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 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公民,加强青少年教育,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公民人格教育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处于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学生,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他们增强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但同时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而利益意识的强化和责任意识的弱化就是一个突出表现。《上海十一五德育规划》提出要“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持实践体验,注重道德体验,促进德育内化,增强社会实践,培育创新精神”,提出在德育实践工程上要“按照《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课外活动体系的要求,设计标志性活动,使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而高中阶段正是公民意识和公民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我们认为: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过程,学校的德育必须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培养起学生的国家公民意识,提高高中生的公民意识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职责。创设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就是社会实践,这样能克服只重视理论教育的倾向,理论教育紧密地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实践活动有效成为公民意识萌发的源头活水,同样良好的公民意识也在公民实践活动得到提高和巩固。

我校新三年规划中明确指出:“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扩大社区服务和实践基地,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组织公益劳动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等活动内容,做实综合实践课堂。” 在新的发展时期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下,我们在深入思考:如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有助于增强新时期高中公民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当代改革开放背景下,探索一条具有实效性和系统性的高中阶段公民意识教育的道路,寻找一条适合时代特点的有效的公民教育新途径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一)我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含义理解是:

1、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外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社会实践实践活动是指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学期有一定时间保证,按照不同年级年龄段开展的不同形式的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家长与社区人才配合下,学生参与社区的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中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高中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深入实际,开展实践、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原则是:(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个高中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5)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高中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二)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意识(王东琥,《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及基本内涵的思考》,《中州学刊》,2006年7月)。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的认同,这种认同能够升华为自己对所属国家和社会的情感,并把这种认同和情感付之于实践,即享有权利,有履行义务。在全球化思潮下的理想公民,同时应该积极扮演“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以及“生态公民”的角色。因此,公民意识主要包括法制纪律意识、爱国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其核心思想是民主与平等、权利与义务。

三、研究过程

(一)文献研究

公民意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既可以理解为一个法律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概念、文化概念或者道德范畴。一般说,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19世纪末期,国外不同地区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有相当广泛的讨论。国际教育局的《教育的信息与革新》在1995年就出版了公民教育的专刊,“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十分强调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学会与人共处等公民素质的培养,在国际上甚至提出了“世界公民教育”,可见公民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的焦点。

综观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

1.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德国的公民教育明显地表现为把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作为公民教育的根本着眼点。

2.权利论的公民教育观——以美国为代表

在美国的公民文化中强调一种积极的、参与的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公民角色,公民的政治意识浓厚,对其政治系统如美国的宪法、政治自由、民主等充满自豪感,强调个人应该是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并自信对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

3.道德中心论的公民教育观——以新加坡为代表

新加坡公民教育政策的首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及捍卫国家利益。学校很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培养人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强化公民与人为善、互助互爱的良好品德。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前提。公民意识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

已有的研究带有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局限性,当代改革开放背景下,具有实效性和系统性的高中阶段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还有待开展。

(二)项目设计

我们在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课题项目设计。即:问卷调查分析、确定研究目标,制定研究的内容,选择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总结。

1、问卷调查分析

我校组织编制《大境中学学生发展调查问卷》以及《大境中学学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面向全校所有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报告见附件)。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学生公民意识现状:

(1)、我校学生具有较好的爱国意识,但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度还不够。他们政治信仰相对淡化,喜欢在多元的理想信念中求得自身的信仰平衡,而不轻易信服,因此,一些非主流的观念容易通过各类媒介在学生中形成非理性的共鸣,而不是在学校里接受这样的接受。在社会和家庭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始终是爱国教育的主阵地,也只有这个阵地才能更为正确和有效地给与学生引导。因此如何重新夺取爱国意识教育这一阵地,成为我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一环。

(2)、我校学生比较重视对自身和家庭的责任,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各种角色责任,忽视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不能把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与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不能认识到社会赋予学生的历史使命,从而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因此针对我校学生的情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加强培养学生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增强为国家、社会、为他人的服务意识。

(3)、我校学生能较清晰地意识到要遵循社会公德,只是对很多自身的行为规范还不成熟。他们的价值观念具有更加功利性和世俗化的倾向,往往表现为价值标准的双重性特点,“行”和“知”脱节。表现出公德意识逐渐退化、诚信意识淡漠以及心智水平不够等等,复杂和综合的社会矛盾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并在群体中集中反映出来。针对发现的问题,我校在不断开展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进一步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

(4)、学校还对学生的科学理性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对待科学问题和环保问题。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针对中学生的时代特点,学校在一直改进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但始终未能摆脱固有的工作特点,表现出了与当代中学生成长需求之间极大的不适应性。

(1)、当代中学生追求思维的独立性,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权威,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或依附他人的理论和观点,更加主张独立自主的判断和取舍。因此,他们不轻易地服从一贯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传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亟待丰富其内容。

(2)、他们追求认知的主动性,挑战被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当代中学生盼望能够主动地探讨责任和社会发展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切身体会去认知社会,从而分析、判断、选择和接受理论,形成自己对社会发展的独到见解,不愿意使自己处于教育客体的地位被动地、机械地接受教育者的旨意。因此,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3)、他们追求教育的平等性,更乐于在教育双方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追求共鸣和认可,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内化。如何让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教育里主动探知,自觉探知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4)、当代中学生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挑战传统枯燥的责任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和爱国意识教育的内容。他们更主张“自我”,讲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更需要的是能够对自身成长成才提供切实有效帮助的教育引导以适应他们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本次公民意识的调查发现了学生接受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更多来自社会和家庭,学校和课堂中的教育力度和影响力不够。同时反映出学校在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和缺失。通过调查,我们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偏差情况有了定性和定量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以及分析的情况,本课题决定先采取有效的行动着重培养这三个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学生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

2、研究目标的确定

课题培养目标是在“引领每个学生更好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确定的,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从“追求”走向“引领”,实现“三个更关注”,即学校教育需要更关注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更关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发展的教育过程;更关注教育的科学性和持续性。

(1)、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观点,对学生进行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传统美德以及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新道德典范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进行社会公共道德的内化,即知、情、意、信、行依次的转化,把习得的公共道德知识潜移默化到学生所履行的社会公德行为之中。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断激发他们学习和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道德使命感。

努力培养学生做到: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对他人负责——尊重与接纳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珍视集体的荣誉,解决参加集体事务和各项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学会共享,主动为集体发展尽职;对家庭负责—— 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讲爱心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爱护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3)、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以祖国利益为首位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将自己的成才、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博采众长的理性态度,为祖国崛起而学习,把坚持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研究内容的制定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阶段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的现状以及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方面的现状,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指导;

(2)、从高中阶段公民的实际出发,遵循高中学生发展的规律,针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层次化、阶段化特点,分年级进一步完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构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体系;

(3)、高中阶段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包括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学生实践体验活动,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可操作性;建立和健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确保实践活动有序规范的开展,逐步实现高中学校公民意识培养的目标。

4、研究方法的选择

(1)文献研究法:通过比较与研究其他国家对于公民教育的现状,从比较中分析中得出适合高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

(2)问卷调查法:对于当代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当代高中学生在公民意识发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完善高中阶段公民意识的培养目标提供客观依据。

(3)行动研究法: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及时总结科学、有效的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建立和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制度,逐步完善高中阶段公民意识的培养目标。课题从内容安排、方法选择、资源挖掘、和机制评价主要的四个方面开展课题的实践与探索。

(4)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分析、经验总结、主题活动汇报等形式及时展示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

5、研究成果的总结

(1)整理研究相关案例与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活动总结与相关论文;

(2)举行以培养高中学生公民意识为内容的活动展示,班级召开主题班会;

(3)撰写《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研究》课题总报告。